珠海京师社会工作中心
2019年6月17日
打破语言隔阂,助推回家“最后一公里”

        6月4日凌晨,阳江市救助管理站的夜班工作人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走失流浪了三天的阿婆。阿婆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口袋里只有用塑料袋包裹着的十块钱,地方口音重,也无法准确地说出住址,由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护送到阳江市救助管理站。

        流浪数日,初现回家曙光

        市救助管理站值班人员留意到阿婆身上已有异味,头发潮湿,双脚行走过多发肿发胀。工作人员按程序办理好入站手续后,嘱咐阿婆到临时安置区的房间休息,提供生活必需品。待阿婆精神状态改善,业务工作人员联合京师救助社工及时开展寻亲返乡工作。阿婆的白话方言口音浓重,不会写字,归家心切,表达逻辑较为混乱。经过整个上午社工的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阿婆精神安定下来后,开始愿意慢慢地说话,但还是无法确定她来源地址。在早班业务人员及救助社工耐心地询问下,慢慢了解到其家庭情况和流浪的经过。通过分析推断,阿婆可能来自阳江相邻的外市恩平农村一带。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两地志愿者为阿婆连线

        看到阿婆满怀期待的眼神,和疲惫的瘦小身躯,此时社工的心里也非常的着急,阿婆已经在外走失四天,想必她的家人此刻也是心急如焚。

        打破语言隔阂,扩大寻亲渠道,社工迅速定下应对方法,分头联系不同的志愿者群体。社工通过志愿者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广泛传播,把阿婆寻亲的相关情况发布出去,引起了热烈的回应。在线上,微信群里志愿者第一时间响应,提出了为阿婆录制视频的提议,可以迅速地转发出去请人辨识口音;在大雨天,志愿者叶小姐在脚受伤还缠裹着纱布的不便下,和她的同事冒雨来到市救助管理站帮忙,花了二个小时为阿婆连线恩平的志愿者,以便明确地址。在两地志愿者们和众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最终明确阿婆家在恩平市江南镇米仓村委会的朗仔海自然村。社工及时把分析情况汇报给了值班工作人员。在站领导关怀指导下,业务工作人员不断地查找、联系恩平市相关部门,终于联系到阿婆的村委会,确认阿婆身份,通知到她的家人。

        回家路上一波三折,家人由怀疑到信任

        工作人员联系上了阿婆的家人。阿婆儿子原同意当天晚上从恩平过来认领阿婆,但是抱着怀疑态度,来到合山镇,中途又折返回去了,电话不接听,导致工作人员一直苦苦等候到晚上九点。经过工作人员耐心地引导,通过电话和微信,把救助站办公地方和阿婆的照片视频发送过去后,阿婆家人才最终相信是真的。

        6月5日一早,阿婆的丈夫和小儿子匆匆赶到市救助管理站,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阿婆激动的泪水已经无声地流下。

        喜笑颜开,平安踏上回家路

        在业务工作人员安排下,阿婆一家人吃过早餐后,搭乘救助专用车由业务人员护送至车站。为阿婆购完票后,工作人员和社工又一路引导他们到乘车的站台,并叮嘱检票员协助他们上车返回恩平老家。

        本次寻亲返乡工作,展现了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用心履行救助职责;救助社工通过专业的个案服务手法,对阿婆安抚和心理疏导,链接社会资源参与;志愿者不怕苦不嫌脏的无私奉献地协助,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才高效完成了救助工作,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助推阿婆寻亲返乡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