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京师社会工作中心
2017年5月30日
山场社区开展一人一故事剧场,老村民讲述亲历的老山场文化记忆

   老山场为珠海第一大村,但随着城中旧村改造,承载着老村民的回忆逐渐在消失,为了追忆山场老村民对老山场的回忆。

   5月28日下午,京师山场社区营造站举行“溯古论今我家园——山场社区·一人一故事剧场”系列演出之我亲历的老山场文化记忆,特邀请来自上海的资深社区剧场培训师——王俊晓导师带领活动及点心剧社的团队一起参与演绎。当天11位来自山场老村民、山场媳妇集中在山场社区文化活动室,一起讲述那些年亲历的老山场故事。

   活动伊始,王导师让每位参与者从十二块彩色布中挑选一块与山场记忆相关的颜色布并分享选择的原因。芳姐说选浅绿色布是因为山场茶果非常好吃,茶果的叶子是绿色的,代表茶果颜色;香姐分享:“我以前居住在家乐福超市后面的小巷,在家乐福楼上电影院看过电影,这个灰色像电影幕布的颜色,所以选择灰色布”;兰姨选择褐色,她说“这褐色的布料让我想起以前一起生活的外公,以前外公在夏天就喜欢穿这种颜色的热裤”......彩色布的分享迅速把大家带进了与老山场相关的人、景与事。

   既然是一人一故事剧场,怎么会没有故事呢?以前为山场副村长兼妇女主任的刘姨分享其当年参与山场拆迁过程的悲喜遭遇经历让大家印像深刻。

   “那一天是周末,突然接到通知说要上班,上级说我们村要进行城中旧村改造,要村干部带队到村民家丈量房屋面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来不及广播通知村民,丈量过程遭到村民的抗议还被拿扫把驱赶……,后来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把政府下达文件录在广播里每天在大街小巷循环播放。经过一系列艰巨的思想工作后……,最后大部分村民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刘姨仔细的回忆着拆迁前发生过程,感慨拆迁工作的不易,也很感谢村民的支持。在分享后,王导师邀请现场观众扮演刘姨故事中出现的角色:下达命令的领导、反对拆迁的村民、配合拆迁工作的村民、一起参与拆迁工作同事等,临时演员们现场运用肢体语言、配合音效、模拟表演刘姨当时的心理活动、情节对话,再现刘姨当时做拆迁工作的情景。大家的临场表演虽生涩,但真情并不夸张的表演,勾起及触动了在场居民对拆迁时期的回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沉浸在过去回忆里。

   “我亲历的老山场文化记忆”为“溯古论今我家园——山场社区·一人一故事剧场”系列演出之一,接下来的两期将继续围绕山场文化主题,以一人一故事剧场形式分享与现场演绎。欢迎各位村民分享与山场记忆中的故事,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老山场往事与山场文化。

相关链接:一人一故事

   “一人一故事剧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实验剧场运动中兴起的一种即兴表演方式,它与口述历史相结合,演员运用肢体、音乐、叙事、装置等形式即兴演绎观众所分享的真实故事,把抽象的情感和回忆具体化,以艺术的形式作为礼物送给故事分享者。

   项目背景

   翠香街道山场社区被誉为“珠中澳文化与经济始祖地”的千年古村,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忽略对文化的保护,栋栋百年老屋被夷为平地,承载与再现数百年历史的古物流失。

   “访古寻根香山场——翠香街道山场社区营造计划”由翠香街道社会建设创新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由珠海京师社会工作中心运营。项目秉承本土化实践的“社区营造”为理念,通过挖掘、保育、传承山场文化,以增进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识,从而在探寻过程中培育和培养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