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寄语
2015年4月24日
向羽:我的社工学习路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向羽

    原本写的题目是《我与社会工作》,转念想想,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于是将题目改为《我的社工学习路》,权作分享。

    两周前,《中国社工时报》帮我翻出两年前写的一篇软文《我为什么要选择社工》,很多朋友都在分享。那篇短文写的很仓促,很多情况并没说明白。当时,由于很多大一新生选择转专业,很多同学其实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转”,于是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写了那篇短文,希望可以挽留犹豫不决的同学。最近写一份作业,不小心提到社会工作教育问题,有人建议老师应该回归社会工作最常规的方法——生命影响生命,带领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进而寻找学习社会工作、从事社会工作的动力。自我探索的概念很早就影响我们,张和清老师、李昺伟老师,罗观翠老师都用他们的故事来影响过我们。我自己也在做这个尝试。我现在写的这个题目,实际是我在“珠海青年教师公益群”(我们俗称凤凰山论剑)——中山大学场的分享题目。我也给自己所带的2014级新生导师组同学分享过。用个故事来呈现自我的经历确实比较有趣,但一直都诚惶诚恐。自己的经历并不算特别或杰出,讲自己的故事总会被误以为是炫耀,或是消费过去的记忆。在社会工作领域,我只是一个新人,也没什么造诣,不敢妄言。类似的故事其实有现成的,很多人可能都读过《微光处处》这本书,那里可以看到很多社工界前辈的生命经验。

    我只是希望梳理一下自己如何走上学习社会工作这条路的,也许对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有点帮助。如果读后面的内容就会明白,现在看起来,我的走上学习社会工作的这条路,是有一条主线牵引我的,但实际上,在我学习的过程中,主线并不明确。那时并没想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样阶段,也没有弄明白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能做什么。可以说,读书时代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就是“一团乱麻”或是“一团浆糊”。因此,今天大家遇到的迷茫,不知所措,不知到能做什么,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我一直想把这团“乱麻”理清楚,我很好奇社会工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好奇心驱使着我——总要做一些尝试。只有在不断尝试(实践)中你才会有点明白社会工作是什么,这比较符合实用主义所倡导的“做中学”的理念。回想自己大学和研究生的经历,总让我想到“社工自救”这个词。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2013年第一届《南方社工》论坛,广州北斗星的曾永辉做了一个发言,大意就是说他们作为第一届社工学生,并没有太多的专业师资,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救”的过程,不断创造机会实践,慢慢踏入社会工作这个专业。

    从读本科到现在,我一直在问两个问题:社会工作是什么?我和社会工作有什么关系?也一直在探寻答案。比较有趣的是一直没有找到确定的答案,只是在不断探索中,渐渐有一点感觉,但还不足够。不足够,不满足,对这两个问题的好奇,不断驱使我继续“探索”。对我来说,探索就意味着不断尝试,不断找寻各种机会,了解社会工作。从本科到现在,在不断学习社会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

    (一)旁观者

    我是2007年开始读本科。来自西部地区的我,在上大学前从未听过“社会工作”(也不知道社会学),只在高考志愿填报表中看到,稀里糊涂地来读了社会工作专业。在第一次专业教师见面会的时候就觉得有点失落。夏书章院长讲完“大学的意义”,之后就是专业老师介绍,其他专业的老师都是成群出现,而社工专业只有贺老师作为代表。深深地感觉到这个专业势单力薄。比较欣慰的是,社工专业的氛围比较好,上下级的关系特别好。我们属于07级,所以06级和我们的关系最近,往下数,我们与08级的关系也不错。学院、学系并没有特别安排高年级的师兄师姐照顾低年级的同学,更多是自发的行为,尤其是高一级的班委干部,迎接、照顾直系师弟师妹成了理所当然的任务。06级、05级都有一些师兄师姐来探望我们,非常热情。从他们的口中,开始知道我们有一群香港老师存在,他们会带来很多资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资源”这个词居然这么有趣,因为在我原来的认知里“石油煤炭”这类才叫资源。我一直觉得,那时的自己处于游离状态,对自己的专业感到“彷徨”,不知所措,看起来这个专业一点都不好。不知道它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我还在观察,想看看社会工作者能做什么。05、06级的师兄姐带着我们,以社工协会的名义组织我们出去做机构参访。最早去了广州白云自愿戒毒中心,先是参观,后听中心的社工做分享,隐约开始知道这个群体可能是社会工作介入的对象。当时选择参访这个机构,很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大师兄——现在广东社工界赫赫有名、启创的执行总监廖焕标本科的时候在那里做实习生。他一直很照顾后面的师弟师妹。之后又参访了广州市老人院。具体的细节已忘记,但这却是我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工作的开端。回想自己,当时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的,只是在旁边观察。

   (二)半参与者

    大学的生活总是伴随着各种学生社团活动,我参与学生社团的经历并不算成功,只是在班里担任了第一届团支部书记。不得不说,我的领导才能是有限的,并没有太多的辉煌。我们当时还属于中大政务学院,上下学期各有一个全院性质的活动,上学期的叫“政务关注”,下学期的是“红三月”。要求各个专业必须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展开活动。大一上学期的活动,我们选择的是做调研,我带领的那个小组关注的是农民工子弟学校,选择的地点是中大南校区对面的康乐村内的某个华德福小学。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社会调查,只是去学校找教务长问了一些问题。又确定了一个班级,我们去做两次活动。大约是去那个班里跟小朋友玩了两次游戏,教他们手语歌《感恩的心》。隐约觉得,这应该是我们关注的人群,也有点明白社会调查要做什么。下学期的活动有点意思,其他专业都去搞各种服务活动,我们一群人鼓捣了半天,觉得应该整点不同的东西。最后确定要在社区和大学里宣传“婚前体检”的知识。我们费了好大劲联系到白云区的妇幼保健医院,从他们那里拿到一些免费的宣传资料,又联系江南西的某个社区作为基地,其实宣传的活动乏善可陈。最后我们还安排了一次“婚前体检”的讲座,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活动异常火爆。那时,听说志愿服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也在师兄师姐和一些朋友撺掇下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例如去YWCA(基督教女青年会)做志愿者,参与志愿者培训,一起为癌症患儿做义卖等。我把这个阶段的自己定位为半参与者,也可以说是被动参与者。只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动作,不得不做一些貌似与社工专业相关的事情。

    (三)参与式学习者

    从大一暑假开始,我主动选择参与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这个过程让我受益颇多,我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参与式的学习者。08年的那个暑假,张良广师兄(现在广州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总干事)那时是广东省妇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的一个项目的主管,主题大约是“反对对儿童的暴力”,试点是在佛山禅城区的两个村。我和我的同学孔XX全程参与这个项目的暑期活动。我们在村里开办儿童领袖训练营,做一些宣传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感到课堂所学东西的用处,也开始为自己社会知识的不足感到着急。这个活动自己参与比较深,有时候从佛山回到大学城都是晚上十一二点,但觉得挺有趣。从大二到大三,我们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要求我们要分组进行机构探访、社区调研、人群调研等。为了完成社区工作作业,我们去贝岗村做调研,为了完成老年社工作业,我们去访问了省荣军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一些专业的感觉。毫不避讳,在大学里,我距离学渣的位置并不远,虽然参与小组讨论,主要还是抱了有关同学的“大腿”,向他们表示感谢。我们小组做的实践报告质量还算不错。大三的时候,人民大学评选梁国治社会工作论文奖,我把我们小组写的三篇作业投过去,结果一篇获得一等奖,两篇为二等奖,还是高中同学、在人大读本科的老友帮忙领了奖状和奖金。大三暑假,我申请到了去台湾暨南国际大学交换的机会,和我同去的是08级的封润师妹(毕业后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了社工,后在芝加哥做社工)。此外,还有南开、南大和复旦的几个同学。我一直诚惶诚恐地觉得自己是比较low的,同去的人很牛,其中一个陈同学都快拿到港大的博士学位,另一个孙同学也在美国读社工博士。在台湾的时间实际不长,我大部分时候都在新竹,偶尔会跟着暨大老师去访问一些大学,听一些讲座,参加一下工作坊。不得不说,这段经历让我收获很多,开始看到社会工作的样态,开始觉得社会工作挺不错。在中大读社工,总会有一些去外面交流学习的机会。本科的时候没能去成香港交流学习,研究生的时候总算是有了机会。我们去参访香港的一些社工机构,拜访一些大学,做交流,听讲座。我们系的创办人罗观翠老师对学生好得没话说,她有一个惯例,只要中大社工的学生去香港交流学习,她一定会抽出时间请大家吃饭,和大家聊天。还有其他老师,在他们的身上,我学到的知识可能已经忘记,但他们对于社会工作的情怀,对大陆发展社会工作的关切,总会让人觉得不舍。我们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抛弃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呢,尤其是当你遇到这样一群具有情怀的老师的时候?

    (四)半研究者

    参与各式各样的研究项目,也让我体验社会工作样态,也是学习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过程。多数时候只是参与者,涉入程度不深,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研究成果,所以我把自己定位为半研究者。2009年初,我参与了张和清老师主持的民政部“评估社会工作在救灾中的功能与角色”的项目,负责深度访谈及逐字稿整理。7月,参与中梁玉成老师主持的全国六大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广州调查”项目,做地图抽样,并完成20个入户样本量的调查。也是在这年,我与同学黄XX,连同另外两个师妹,组成了一个调研团队,申请参与廖冰兄人文基金会主办的“底层中国大型调研活动”。这个调研活动有仿效印度庶民研究的意味,提倡让大学生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是我们第一次独立自主申请一个研究项目,还参与了在南校区进行的项目申请答辩,这种体验让人获益匪浅。最后我们拿到了项目的资助金,也开始了调研活动。我们选择的调研对象是“走鬼”,调查的方式就是去广州的江南西地铁站附近与小贩一样摆地摊,做观察,每周去三四天,整个暑假大部分时间就做这个事。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我们不仅做了调查,与一群潮州来的小贩混得很熟,还发现了一位深陷困境的小贩的母亲。凭着大学生的一腔热情,我们将这位小贩母亲发展为社工个案。帮她摆摊,帮她寻找各种资源,虽然最后的效果没有期待的好,但我们真心诚意地去尝试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廖冰兄人文基金会的会长,廖冰兄先生的女儿,廖陵儿老师,第一次觉得原来“名人”距离自己这么近。2011年初开始参与香港理工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香港——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研究”调查项目,时间从3月持续到8月,我们几乎走遍了广东大部分县市。一起搭档的是蒋宏达师兄和刘颖同学,他们现在都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随后林滨老师介绍加入中山大学李萍校长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投标项目改革开放视阈下我国社会意识变动趋向与规律研究项目团队,参与广州、四川、兰州的调研。8月回学校参加中山大学、财团法人中华文化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主办,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承办的“2011年两岸社会福利研讨会”筹备工作。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跟一些社工机构合作,参与社会工作实践类的研究。例如参与广州市民政局主办“广州市社会转型下特大镇、村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研究项目”,负责统筹、联络调研事务,参与调研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参与深度访谈提纲设计,深度访谈以及调研报告撰写工作,担任第二主笔,并出版《广州市社会转型下特大镇、村社会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花都狮岭镇的城市化转型》报告。参与广州市民政局委托的“广州市小区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调研,负责三阶段调研方案设计以及调研提纲拟定。 参与广州市民政局委托的“广州市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方案”专题调研,负责调研方案设计、调研提纲拟定、专题深度访谈以及报告撰写工作。

    (五)半实践者

    读书求学,专业学习,不仅是在学校完成,更是在实践的场域中完成的。我并非全职地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有些也不能定位为实践项目,所以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半实践者。2009年底,我去张和清老师在从化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项目点蹲点学习。当然,这个项目现在已经非常有名了,但那时正处于草创阶段。正好赶上下雨,山里阴冷的气候,我们去村民家做家访都是围坐在火盆前的。在从化看到了乡村文化的状况,我的同学陈文静正连同市场营销和新闻专业的三个同学,准备参与谷歌第三届益暖中华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于是我们五个人就组成了一个团队。我们依托张老师他们的实践项目,设计名为“用文化为我们开路”的创意项目,旨在做传统文化保育,几易其稿,开始参与项目评审。到2010年5月份,我们经历了初赛、复赛、决赛,成功从全国1万多份创意中进入最后的28名,获得了谷歌公司资助30500元项目经费。对于还在读本科三年级的我们来说,这简直是巨大的成功,这大大地鼓励了我专业学习的信心。2011年正好是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创办10周年,研究生同班的张宁勃师兄一直很活跃,我们商量应该趁机搞一个庆典活动。最初,我们为活动经费的事情担心,后来阿标师兄一口答应“钱不是问题”。我们成立了筹备小组,每个年级寻找一个联络人,庆典最后成功举办。也是在这一年,我还住在中大的广寒宫,夜晚想到流传甚广的鬼故事,看看东湖边斑驳的竹影灯光,偶尔的异响,着实让人不能安稳入睡。突发奇想,觉得我们可以创办一本社工类的杂志,于是半夜三更给系里的老师们写了一封邮件,发出倡议。没想到,大家回应非常热烈,也非常支持这个事。上研究生第一节课,我与刘焱、林淼、孔宪芬、黄建超一起,拉出一个队伍来,准备要搞一个社工类的杂志出来。从杂志的名字开始,从创刊号的主题开始,一点点讨论,张和清老师、郑广怀老师、贺立平老师都有参与,罗观翠老师、李昺伟老师也都很支持。最后我们定名为《南方社工》,张老师说南方意味着开风气之先,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口号是郑老师的建议,“反思实践,改变社会”。第一期主题是追溯社会工作的源头,创刊词是我写的初稿,黄建超改了二稿,经大才子郑广怀老师修饰立马上了一个档次。创刊仪式是在我们的系楼里搞的,比较简陋,只有40多人参与,但讨论很热烈。第一期很容易做,约稿,整理,出刊都比较顺利,反响也很不错。但正如贺老师在创刊仪式上问我的那个问题,如何延续呢?第二期拖了很久,参与完全是凭兴趣的,很多现实因素会牵扯自己的精力。当推不动的时候,我也责怪自己为何要来做个事情,为何给自己添乱,但终究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我们把第二期改成论坛的形式,先办论坛,再出杂志。总算,还是在研究生毕业之前举办了第一届《南方社工》论坛。论坛当天,差不多有300人来参与,包括各大高校,机构,还有民政厅的官员。谢天谢地,也算是完成了当初的诺言。现在《南方社工》杂志还在运作,论坛也在继续,2014年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第二届《南方社工》论坛。我想说的是,在半实践者这个阶段,我终于有主体性展现出来,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兴奋过,也迷茫过,也徘徊过,更坚定过,终究还是做了一些事情。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就是让我不断坚定学习社工专业的过程。

    (六)继续探索者

    我毕业以后进入了高校做社工老师,我很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尤其是见过很多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老师之后。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在专业造诣方面的不足,理论修养不够高,实践经验不丰富,而这两点正是社工老师应当具备的。若自己不懂,哪能在台前高谈阔论?有人可能会质疑,你既然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为何还要在这里?我只能说,每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有别人不知道的脉络,有人可能走得快一点,有的人可能步子小一点,总之在努力就好。我从不敢以专业社工教师自居,我只把自己看作一个继续在社工路上走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对我来说,继续探索包括很多方面,理论的精进,实践经验的提升,授课能力的改善,都算。在高校教书,也同时参与一些社会工作实践项目,两者结合,中间有张力,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人格分裂。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讨论了很久,问题的关键可能就是教的人并不懂实务,并不知道专业实践为何物。我只想做一个继续探索者。

    我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这些所谓的角色定位也是自己为了方便梳理经历而写出来的。我觉得学习社会工作、选择社会工作最大的动力还在于自身,我从旁观者者变成实践者、探索者(虽然是半个)实际上是主体性的回归。

    最后,我要重复一下,在我看来,我们不可能把一个专业完全弄明白之后才做出选择,我们是在选择后的过程中弄明白的。这个过程需要自己不断参与,不断实践,不断创造机会学习,不断坚定信念。